三、雄浑刚健、人格超然
盛唐的繁荣,首先在文化上得到了体现。张怀瓘在《书断》中提出了“情境感化理论”,虽然并不系统,但仍被历代书家广泛引用,与孙过庭的书德论相结合,形成了较为完整的“书教理论”,这一理论最终融入了中华文脉,影响了民族的思维和性格。在中国书法史上,如果没有官方背景或特殊身份,书法技艺即使超群,若无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品格,忽略与上层的沟通,也难以进入主流视野,更难得到主流评价体系的关注和认同,作品也难以流传后世。
图片
李邕的艺术“反叛因子”深深植根于他的内心,他的人格魅力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,他敢于宣称“似我者俗,学我者死”。在初唐以后,王书被视为正统正宗,许多书家墨守成规,不离旧习,而李邕对此深恶痛绝。他认为艺术创作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,不应模式化、标准化和集约化,而应追求才情、个性和独创。在“时运交移,质文代变”的时代背景下,李邕敢于逆流而上,以崭新风貌独步唐代书坛。他的尝试和努力,首先是改进行法,改变了王羲之传统行书的结构模式和温润闲雅的情调,代之以荒率雄浑、游弋奔走和攲侧端凝,为改进盛唐书风吹响了号角;其次是改进楷法,他倡导以行书入碑,率先在行书领域进行探索,倡导碑帖互融,以行楷入碑,生发楷书上的创造,突破初唐欧虞褚笔法、神韵和墨彩畦径,从生活和自然之中寻找灵感,构建自己的艺术语言和样式,最终引发草书变革,直至狂草异军突起,成为盛唐书法艺术的拨转者。
图片
李邕有着嫉恶如仇的性情,因此不容于众,屡遭贬斥。同时代的卢藏用称他“邕如干将莫邪,难与争锋”,他敢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,甚至敢与皇帝论短长,可惜被奸相李林甫罗织罪名,饮杖而死。李邕是历史上第一个卖文鬻字收入最多的作家,他早年的家产并不丰厚,《旧唐书·李邕传》记载:“邕早擅才名,尤长碑颂,虽贬职在外,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,多赍持金帛,往求其文。前后所制,凡数百首,受纳馈遗,亦至巨万,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,未有如邕者”。李邕的才气和率真赢得了当朝名流大家的仰慕,也深得著名学者内史李峤和监察御史张廷珪的赏识,他们共同向朝廷推荐李邕,使他被诏为左拾遗(谏官)。
图片
李邕不仅善于文学,还重视义理,他在括州刺史及淄、滑二州刺史任上,积极兴利除害,留下了许多佳话,赢得了包括李白、杜甫两位唐诗双子星的首肯和赞誉。尽管他对年轻后生态度过于矜重,史上还有李白《上李邕》的回敬诗流传,但这无损于李邕独具慧眼、辨才识能和胸襟宽阔的形象,他善于聚拢后辈才学,赢得晚辈与之交心,因此才有了天宝四年历下亭设宴雅集,与高适、杜甫、李之芳等纵饮畅谈,说古论今,让杜甫的“海右此亭古,济南名士多”的佳句流传不朽。
图片
李邕的眼界阔大非凡。初唐四家法度森严的艺术格调,必然要适应盛唐书风变革的大潮,“通变”才是书法艺术的本质规律和唯一出路。在唐代开元、天宝年间,李邕遍学北朝书家用笔之长,吸纳北方书体筋骨取胜的审美理念,为将来的变革做着各种准备。据粗略统计,从开元元年(713)到二十七年(739)的二十五年间,李邕共完成碑刻20通、铭赞2品、书帖2部,书法风格个性突出,传承脉络清晰。
图片
李邕以碑颂、碑刻知名天下,并且是史上撰文碑颂数量最多的书家,深厚的碑学基础和帖学功底使其运指不落窠臼,显露纵势、奔突、荒率之生气,昭示初唐以来少有的艺术魅力。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对李邕的书法赞誉有加,以“北海如象”来形容其笔力遒劲、气象万千。清代学者冯班亦将李邕比作“俊鹰”,其书法如同雄鹰展翅,高飞远舞,姿态翩翩。李邕的人品、情操以及他那如同扶摇直上、抟风而行的行书艺术,确实不负象和俊鹰之美誉。
图片
在政治方面,李邕曾历任户部郎中、御史中丞、陈州刺史、括州刺史、北海太守等职务。他在任期间,曾多次因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,但他始终坚守正义,不畏权势,这显示出他的政治品质和担当。然而,他的正直行为也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,他在玄宗时期被中书令李林甫构陷,含冤杖死。此外,李邕也是杜甫和李白的偶像,他的才情和人格魅力深受他们的敬仰。他与杜甫的交往,也使得杜甫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文人墨客,拓宽了他的视野。
总的来说,李邕虽然在政治上遭遇了不幸,但他的书法成就和人格魅力仍然为人们所铭记。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挑战,但他始终坚持自我,坚守道义,这无疑是他作为一个人的最大政绩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我们将《绝品 唐李邕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岳雪楼本》、《李邕云麾将军李秀碑宋拓》精确复制,作为极其重要的“法帖3.0”藏本以飨书友!请注意,“法帖3.0”出品是原汁原味、无限接近原件超精复制品,不是网上通行的严重调色的低精度图片形态!
欲购专业级《绝品 唐李邕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岳雪楼本》、《李邕云麾将军李秀碑宋拓》超清复制件的书友,可点击下面商品卡,品鉴与激赏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